三招讓孩子「好好發脾氣」
康健雜誌177期2013.07.31 作者:林貞岑
1.了解孩子的地雷
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何生氣。黃倫芬提醒,如果孩子出現以下行為,可能處在怒氣包圍中而不自知,需要家長從旁協助。
●過度壓抑:外表看來內向、安靜、不說話、不太生氣,內向,反應冷淡。
真相>>他刻意壓抑怒氣,感覺不舒服也不說出來,無法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。
●看別人不順眼:愛評斷他人是非,只要別人看法和自己不同馬上發飆。
真相>>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怒氣,只能以批評代替憤怒。
●心思敏感: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、發生一點小事就覺得被誤會很委屈;有時又像隻鬥牛,時時與他人對立。
真相>>他們常對自己生氣、氣自己不夠完美,達不到別人要求,害怕自己不被人家喜歡。
●遷怒:「都是你的錯!」一出錯就推給其他人,並把情緒發洩在同學或家人身上。
真相>>他們覺得生氣很丟臉、否認自己的感受。找出怒氣根源是心理還是生理因素,怒氣一來就不怕招架不住。「人不會無緣無故生氣,」黃倫芬提到,孩子心思單純,怒氣多半與生理因素像便秘、肚子痛、頭痛有關。解決身體不舒服就能撫平怒氣,讓孩子不再覺得怒氣無法掌控、很可怕。有些孩子則是「心理受傷」而生氣,當覺得不公平、受委屈、感到挫折、失落時,他們會忍不住怒火沖天。如果不明原因責罵他,孩子可能更受傷。可以教孩子說出一句話,表達他的想法。
2.制定冷靜法寶
盛怒之下很難控制衝動行為,最好了解自己的「生氣指數」,知道何時在氣頭上、何時該踩煞車,減少產生後悔。你可以請孩子用說的或畫出來,比如把生氣比喻為1~5個火山,現在是幾個火山?(或幾包開心果?)孩子通常能準確形容怒氣,如果已經高達「三」以上快要爆發,就要想辦法讓他們冷靜下來,王意中說。孩子生氣時,盡量讓他暫時獨處,減少外界刺激。現代人孩子生得少,長輩捨不得他們生氣,就勸說「你不要生氣,笑一笑嘛……。」王意中說,孩子氣頭上情緒緊繃,最怕人撩撥,愈勸說反而愈激怒他。可讓孩子自己決定,做什麼可以冷靜下來。「先喊暫停離開現場,等下回來再說,」黃倫芬讓孩子選擇滅火方式,比如出去走走、寫字、撕報紙、打枕頭、打球、……平常建立緊急用的冷靜法寶,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降伏怒氣。
3.思考下次怎麼做會更好
每次發怒都是累積學習的過程,讓孩子去思索下次怎麼做會更好。
別小看孩子的能力。「大人要耐心等待,不要急著主動介入,」蒲公英人格發展學習空間創辦人李聖潔說,孩子反省時間也許要花上兩、三天,「但都有很美好的東西會出來,」李聖潔說,孩子們的解決方法常出人意料外成熟,而且提出改善方案後,通常不再犯同樣錯誤。